那是我們與祖靈的約定,

憑著臉上的榮耀,

我們得以走過靈橋,

回到另一端的至美之地。

紋面,太魯閣族Patas語意為正在接受拍刺引申為印記、文字; Matas語意為正在拍刺引申為書寫 ; Ptasan語意為拍刺完的圖騰。
紋面正是泛紋面族群(泰雅族、太魯閣族、賽德克族)世界觀裡成為真正的人的象徵,也是認同與祖先持續存在的力量。 它是代表著家族與祖先的認同,認同人的能力、認同人與祖先最直接的連結。
過去在經歷殖民的時代,紋面師、傳統的刺青技術及紋面文化、儀式在部落已不復存在。 這樣的斷層遺失了與過去族人的記憶,彷彿斷裂了這條象徵認同的這條線⋯⋯
到了當代,年輕族人都有這樣的疑問:
為何紋面?
那我們現在還要紋面嗎?

族人只能在部落間聽到長輩說:
『有紋面的人代表這個人很有能力,在離開人世後能夠跟祖先一起。』

傳統拍刺『從靈界而來的儀式』,以前紋面是需要得到祖先庇佑避邪最直接的方式,也是個人能力的外在展現,不再只是現代觀念下男獵女織的能力,是需要得到整個家族認同才能得以成為紋面人。

如今臉上的榮耀逐漸被遺忘,針刺的拍打聲逐漸消聲匿跡,

但我們還記得紋面的精神,讓我們再次拾起過往的印記,用感官與身體細細體會。

紋面就要開始了,噠噠噠噠⋯⋯拍刺聲響起⋯⋯

活動講師

宜德思.盧信 Idas Losin

台灣泛紋面族群中重要的「拍刺」技藝傳承者。

太魯閣族藝術家宜德思過去在「跳島計畫」的經驗中,與南島許多不同的族群交流刺青的文化,重新拾起紋面工具,學習傳統的「拍刺」技術,從中追尋自身的族群認同,傳承傳統的刺青技術與紋面文化。